{"success":true,"code":0,"data":{"zzzcList":[{"JJ":"高等教育生源地助学贷款扩面工作","CJSJ":"2025-08-01 17:46:12","UPDATETIME":"2025-08-01 17:46:12","GGBT":"景宁畲族自治县高等教育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扩面工作的通知","LLCS":"1","GGNR":"
景宁畲族自治县高等教育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扩面工作的通知<\/p>\n
<\/p>\n
为推进景宁畲族自治县高等教育阶段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扩面工作,完善覆盖全学段学生资助体系、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根据《浙江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推进浙江省高等教育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扩面试点的意见》(浙财科教〔2023〕18号)、《浙江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推进2024年高等教育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扩面试点工作的通知》(浙财科教〔2024〕15号)、《浙江省财政厅等四部门关于全面推进高等教育生源地助学贷款扩面工作的通知》(浙财科[2025]11号)的要求,现将我县高等教育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扩面工作有个事项通知如下。<\/p>\n
一、工作目标<\/p>\n
聚焦贷款政策重塑、推进流程再造、数字赋能提效,形成“政府统一领导,财政教育双牵头,多部门协同发力,职责清晰明确”的工作机制,组建一个高效运转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推进景宁畲族自治县高等教育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扩面政策落地实施。通过实施高等教育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基本满足全县中等收入以下家庭学生就读高等教育阶段学费、住宿费及基本生活费支出需要,有效减轻中等收入以下家庭教育类支出的经济负担,助力我县实现橄榄型社会建设。<\/p>\n
二、重点任务<\/p>\n
(一)重塑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制度<\/p>\n
1.扩大资助对象范围<\/p>\n
申请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应满足附件1所列条件,其中:<\/p>\n
(1)属于中等收入以下家庭学生。中等收入以下家庭,是指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以下的家庭(线上审核以金融机构系统中的扩中家庭相关名单为准)。不在金融机构系统扩中家庭相关名单中但实际符合中等收入以下家庭条件的学生,由金融机构开展线下贷前审查,经查符合助学贷款条件的,报经县教育局备案后,纳入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名单。<\/p>\n
(2)属于中国境内大学录取的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预科生,下同)和全日制研究生,且本人和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如无父母且无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成年学生,可仅考虑学生本人户籍,下同)原则上为景宁畲族自治县户籍。<\/p>\n
2.明确贷款有关期限、额度、利率和使用范围<\/p>\n
(1)还本宽限期和贷款期限。国家助学贷款还本宽限期最长为5年;助学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p>\n
(2)贷款额度。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0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25000元。<\/p>\n
(3)贷款利率。助学贷款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70个基点执行。对此前已签订的参考LPR的浮动利率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承办金融机构可与贷款学生协商,将原合同利率调整为同期同档次LPR减70个基点。<\/p>\n
(4)使用范围。学生申请的国家助学贷款应优先用于在校期间学费和住宿费,超出部分可用于弥补日常生活费。<\/p>\n
(二)推进贷款流程再造。<\/p>\n
县财政局、教育局、金融机构等部门协同发力,互相配合,共同推进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流程再造,形成数据共享化、程序规范化、申报层次化、贷款便利化、资料电子化的扩面模式。<\/p>\n
1.数据集成共享<\/p>\n
根据浙江省财政厅的指导意见,以低保边缘户到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万元的区间群体为主要对象,通过线上数据联审,辅以线下审查,做好资助学生资格认定,全力实现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精准资助。参加省内高考的本专科生的助学贷款申请数据推送至省教育考试院、浙江省学生资助“一窗受理”平台进行比对认定;参加省外高考以及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学生的助学贷款申请数据,由金融机构经办人员审核认定。通过认定的助学贷款申请,由经办金融机构按规定程序发放贷款。<\/p>\n
2.程序严谨规范<\/p>\n
(1)“线上线下”双渠道受理。学生或父母根据“自愿申请”的原则,登录金融机构开发的线上系统(APP)填写有关必要信息(详见附件1),并按要求签订承诺书(详见附件2),完成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申请工作,实现“一网通办”。也可以到指定金融机构面对面咨询,实现“一窗办理”。<\/p>\n
(2)申请信息集中联审。申请信息会通过线上数据联审并输出结果。学生或父母可以登录线上系统(APP)查看审核结果。结果显示通过的学生,可以按照提示流程继续办理贷款业务,发放助学贷款。<\/p>\n
(3)线下审查辅助办理。对于线上数据联审不通过的学生,由金融机构开展线下贷前审查,将符合助学贷款条件的学生报经生源地教育局备案后,同样纳入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资助名单,并由金融机构告知审查结果后,按照规定流程发放助学贷款。<\/p>\n
3.申报灵活高效<\/p>\n
(1)首次办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授信的学生或父母根据“自愿申请”的原则,在线上系统(APP)填写有关必要信息发起申请,相关数据经线上数据联审、必要辅以线下审查后,由金融机构按规定程序发放助学贷款。<\/p>\n
(2)原享受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资助政策不变,若继续升学的,可以向金融机构提供录取通知书等继续攻读学位的证明,选择申请新增贷款额度,若不申请新增贷款额度的,可以选择申请原贷款额度财政继续贴息。<\/p>\n
(3)贷款学生在校期间因患病等原因休学的,可在线上系统(APP)提供休学相关资料,经金融机构审核后,休学期间的贷款利息由原贴息财政全额负担。<\/p>\n
4.手续简化便利。金融机构应秉承“以学生为中心、全面提升服务”的理念,坚持“愿贷尽贷”原则,对贷款学生实行一次授信多次办理,简化贷款手续,不得要求学生提供与贷款申请无关的材料,不得要求学生提供经济困难证明、财政贴息享受人员名单等材料,不得人为设置贷款规模和贷款人数上限,及时为符合条件的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p>\n
5.全流程电子化。鼓励金融机构推行合同电子化,提高贷款办理效率。全面推行线上续贷,优化线上续贷流程,实现“线上线下双渠道”办理续贷,确保贷款办理工作平稳、高效、有序进行。<\/p>\n
(三)明确财政资金的申请与拨付程序<\/p>\n
年度财政贴息资金及风险补偿金的计算周期以本年7月 1日至次年6月30日为止。金融机构应于每年10月31日前,将下一年度县财政需负担的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和贴息预算报送至县教育局。县教育局编制年度贴息资金、风险补偿金预算并报县财政局。县财政局将审核后的贷款风险补偿金及贴息资金纳入部门预算。金融机构应于每年5月31日前向县教育局申请贴息、风险补偿金和上一年清算资金。县教育局审核后,按相关规定于每年6月30日前将贴息和风险补偿金拨付至金融机构。严禁金融机构向学生先收财政贴息范围内的贷款利息,确保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落到实处。<\/p>\n
三、保障措施<\/p>\n
(一)加强组织领导。围绕扩面工作,由县财政局、县教育局双牵头,相关部门及金融机构等多单位协同,统筹推进扩面工作,协调重大事项,解决重大问题,指导落实好扩面工作。<\/p>\n
(二)明确职责分工。各有关单位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财政教育双牵头,多部门协同发力,职责清晰明确”的工作机制,高度重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明确时间要求和保障措施,认真组织落实好涉及本单位的相关任务,共同推进扩面工作圆满完成。<\/p>\n
(三)营造良好氛围。创新宣传方式方法,多举措宣传解读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确保受益学生应享尽享,营造良好氛围。借助省考试院资源,让政策与高考成绩,以录取短信息的形式一并发送,告知学生或父母;要求县域内的高中学校在发放高中毕业证书时,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贷款流程一并宣传告知;充分发挥景宁融媒体、畲乡新闻等媒体公众号和电视台宣传报道的方式,将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流程等信息告知学生或父母。<\/p>\n
四、附则<\/p>\n
若有关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如贷款期限、贷款额度、贷款利率等有调整,则按最新文件政策执行。<\/p>\n
<\/p>\n
附件:1.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条件及材料一览表<\/p>\n
2.承诺书<\/p>\n
<\/p>\n
<\/p>\n
<\/p>\n
<\/p>\n
<\/p>\n
<\/p>\n
<\/p>\n
<\/p>\n
<\/p>\n
<\/p>\n
<\/p>\n
<\/p>\n
<\/p>\n
<\/p>\n
附件1<\/p>\n
景宁畲族自治县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条件及材料<\/p>\n
一 览 表<\/p>\n
序号<\/strong><\/p>\n 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条件<\/strong><\/p>\n 1<\/p>\n 已被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批准设立、实施高等学历教育的中央、省内外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院校正式录取,取得真实、合法、有效的录取通知书,或是高校全日制在读的本专科学生、研究生,具体情况根据国家最新的政策执行。<\/p>\n 2<\/p>\n 学生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社会记录和信用状况良好。<\/p>\n 3<\/p>\n 学生所在家庭处于中等收入水平(不含)以下。<\/p>\n 4<\/p>\n 学生本人户籍、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均在景宁县内。<\/p>\n 5<\/p>\n 学生没有获得同时段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p>\n 序号<\/strong><\/p>\n 所需材料<\/strong><\/p>\n 1<\/p>\n 身份证明材料<\/p>\n (1)贷款学生身份证(未满十八周岁的须提供共同借款人身份证)、户口簿原件及复印件(监护人也可以军人或武警证为有效证件)。<\/p>\n (2)录取通知书(或学生证)原件及复印件<\/p>\n <\/p>\n <\/p>\n 附件2<\/p>\n 承诺书<\/strong><\/p>\n 国家助学贷款是党中央、国务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金融手段完善我国普通高校资助政策体系,加大对学生资助力度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政策。贷款学生不需要办理贷款担保或抵押,但需要承诺按期还款,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p>\n 本人对生源地助学贷款诚信承诺:<\/p>\n 1.本人及家长已熟知相关国家助学贷款的政策,充分了解景宁畲族自治县高等教育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扩面意见内容,承诺本人所在家庭属于中等收入水平以下群体范围;<\/p>\n 2.本人承诺当前没有获得同时段校园地助学贷款,毕业后认真履行生源地助学贷款的还款义务,不拖欠还款本息,保证在每次还款日前足额存入当期应还额;<\/p>\n 3.如遇学籍、就学状态、家庭住所、通讯地址、联系电话等情况发生变化,本人将第一时间通过金融机构线上系统(APP)等渠道进行修改或通知金融机构;<\/p>\n 4.毕业后如果未按时归还贷款,由此产生的一切不良后果(包括个人征信不良、媒体曝光等)由本人负责,与银行无关。<\/p>\n 本人同时声明上述承诺均为本人自愿及真实意思的表达。<\/p>\n <\/p>\n 承诺人:<\/p>\n 根据《浙江省学生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浙财科教〔2020〕39号)、《浙江省学生资助对象认定办法》(浙教财〔2020〕15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现将我县各学段学生资助相关规定通知如下:<\/p>\n 一、资助对象<\/p>\n 1.特殊群体:低保家庭学生、特困供养学生、孤儿、烈士子女、持证残疾学生、低保边缘家庭学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等。<\/p>\n 2.其他群体:<\/p>\n (1)因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件、重大疾病等突发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p>\n (2)学校结合家庭经济因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因素通过家访、个别访谈、信函索证、大数据分析、民主评议等方式,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认定需要资助的学生。<\/p>\n 3.农村小规模学校非困难寄宿生。<\/p>\n 二、资助范围<\/p>\n (一)学前教育资助<\/p>\n 小班、中班、大班的特殊群体幼儿、其他群体幼儿保教费减免。<\/p>\n <\/strong> <\/strong>(二)义务教育资助<\/p>\n 1.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特殊群体学生、其他群体学生享受生活费补助,寄宿小学生每生每学期625元,初中生每生每学期750元;非寄宿生减半。 <\/p>\n 2.营养改善计划:特殊群体学生、其他群体学生、农村小规模学校非困难寄宿学生享受爱心营养餐和市政府一蛋一奶民生实事项目。 <\/p>\n (三)职业高中资助<\/p>\n 1.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学历教育正式学籍一、二、三年级所有在校学生免除学费,每生每学期1250元,学校可统筹免学费补助用于办学支出。<\/p>\n 2.一、二年级的特殊群体学生、其他群体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每生每学期1000元。<\/p>\n 3.一、二年级的涉农专业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每生每学期1000元。<\/p>\n 4.优秀学生奖(助)学金,由学校负责实施,资金由学费计提(按事业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和财政预算组成。<\/p>\n (四)普通高中资助<\/p>\n 1.特殊群体学生、其他群体学生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每生每学期1000元,同时享受免学费资助每生每学期1200元。<\/p>\n 2.优秀学生奖(助)学金,由学校负责实施,资金由学费计提(按事业收入的5%的比例提取)和财政预算组成。<\/p>\n (五)临时资助<\/p>\n 县扶困助学办公室设立在教育局,资助资金由财政预算安排,确保各级各类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确保特殊群体、其他群体的大学新生有一定的资金资助。<\/p>\n (六)民办学校奖学金<\/p>\n 各阶段民办学校校内奖(助)学金按不少于学费收入5%的比例提取。<\/p>\n 利用社会力量捐助资金,试点探索实施义务教育学校校级师生奖学金制度。<\/p>\n 以上为我县现阶段各项学生资助政策和标准,今后,将根据中央和省有关要求,结合我县经济发展水平、财力状况、物价水平、相关学校收费标准等因素实行动态调整。所有中小学、幼儿园务必畅通绿色通道,不得因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缴不起学习费用而拒之门外。<\/p>\n 三、资金发放<\/p>\n 学生资助资金由学校或同级教育部门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打卡等方式,确保发放到学生或监护人。<\/p>\n 本管理办法自2025年7月1日起施行, 原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局 景宁畲族自治县财政局印发《关于各学段学生资助相关规定》的通知(景教〔2021〕10号)同时废止。<\/p>\n <\/p>\n <\/p>\n 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局 景宁畲族自治县财政局<\/p>\n 2025年5月20日<\/p>\n <\/p>\n 浙政办发[2001]50号<\/span><\/strong>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span><\/p>\n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完善政策,帮助我省境内家庭<\/span>经济<\/span><\/a>困难的青年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经省政府同意,现将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制定的《<\/span>浙江<\/span><\/a>省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管理规定》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span>浙江<\/span><\/a>省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管理规定。<\/span> <\/span><\/p>\n 第一章 总则<\/span><\/strong> <\/span><\/p>\n <\/span><\/p>","SFFB":"2","CJR":"33252919750118411X","ID":"db18e43a92ce4e3595788beaa15e3974","TP":[{"name":"红十字会政策.png","url":"/zzzc/2025/7/17/429e3f9c315f4a019f44d546f094b30d.png"}],"DWID":"c715bd43a8264df58747c531339a42b7","UPDATEOPERATOR":"33252919750118411X"},{"JJ":"县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工作职责 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会同当地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在本县范围内,利用家长、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资助政策宣传笔咨询等工作。","CJSJ":"2025-07-17 10:04:05","UPDATETIME":"2025-07-17 10:04:05","GGBT":"景宁县教育局资助管理中心工作职责","LLCS":null,"GGNR":" 1.<\/span>资助政策宣传工作:会同当地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在本县范围内,利用家长、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资助政策宣传笔咨询等工作<\/span><\/p>\n 2.<\/span>全面负责全县中小学贫困<\/span> 学生的救助工作,协助指导全县中小学开展助学活动,制定资助工作相应的管理制度,负责全且贫困学生及受助情况等信息的汇总、统计、上报,并建立档案资料。<\/span><\/span><\/p>\n 3.<\/span>负责贯彻落实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切实做好普通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的评选、发放等工作。<\/span><\/p>\n 4.<\/span>负责贯彻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资助政策,负责审核中职学生资助学生名单及资金的发放、管理、监督工作。<\/span><\/p>\n 5.<\/span>大力推进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负责收集整理汇总户籍为本县的家庭困难高校在校学生,办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的申请、认定、初审协调等工作。<\/span><\/p>\n 6.<\/span>负责贯彻落实关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及时<\/span> 收集和掌握家庭经济困难<\/span> 学生的有关信息,提出资助名额、资金分配方案,指导各级学校建立各类学生资助工作档案,<\/span><\/span><\/p>\n 7.<\/span>发动、组织和对接社会各界以贫困学生的救助和捐赠活动,负责接受、管理、发放社会捐助资金。<\/span><\/p>\n 8.<\/span>指导监督本县各级各类学校各种助学金的发放和政策落实情况。<\/span><\/p>\n 9.<\/span>对接维护国家资助系统、省学生资助一窗受理平台的各项日常工作,及时完成省市县各种资助数据的收集、汇总、统计、上报工作。<\/span> <\/span><\/p>\n 10.<\/span>负责完成期货有关资助工作,完成县教育局交办的其它工作。<\/span><\/p>\n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和谐、教育公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span>根据浙教财【<\/span>2020】15号、景政办【2007】41号、景政办【2012】24号、景教【2021】10号等文件精神,<\/span><\/span>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span>结全我县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span><\/p>\n 第一条 <\/span>资金来源:<\/span><\/span><\/strong>县财政预算安排或社会捐助资金。<\/span><\/p>\n 第二条 <\/span>资助对象:<\/span><\/span><\/strong>县扶困助学办公室统筹提供名单中的困难大学生。符合下列条件的优先资助:<\/span><\/p>\n 1.特殊群体学生:低保对象、低保边缘对象、特困供养学生、烈士子女、孤儿、持证残疾学生;<\/span><\/p>\n 2.其他群体学生:近期因遭受自然灾害、意外事件、重大疾病等情况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span><\/p>\n 第三条 <\/span>认定程序:<\/span><\/span><\/strong> <\/span><\/p>\n 1.符合申请条件的学生填报志愿后,自愿向县扶困助学办公室申请临时资助,并如实填写《困难大学生信息采集表》,提供相关佐证材料,并持该表到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加盖公章并上交县扶困助学办公室。<\/span><\/p>\n 2.县扶困助学办公室认真审查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证明材料,建立全县本年度困难大学生信息库。<\/span><\/p>\n 3.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科根据本年度助学资金预算和资助名额向扶困助学办公室提取《困难大学生信息采集表》,组织人员,依据相关证明材料,通过大数据、家庭走访、电话访谈、等形式了解核实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初步拟定受资助名单,提交局班子研究决定,确定资助等级。<\/span><\/p>\n 4.受资助名单在适当范围内公示,时间不少于5个工作日。无异议后确定教育局大学生资助名单。<\/span><\/p>\n 5.受助学生填写《教育局大学生资助申请表》。<\/span><\/p>\n
<\/p>","SFFB":"1","CJR":"admin","ID":"8cf4797839404a12aadbeff3f9bb2523","TP":[{"name":"教育局资助政策.png","url":"/zzzc/2025/8/1/0423614d686547c8ad2d9beab636742f.png"}],"DWID":"77a7204c013e49e69b5324489f64ef06","UPDATEOPERATOR":"admin"},{"JJ":"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局 景宁畲族自治县财政局关于各学段学生资助相关规定","CJSJ":"2025-08-01 17:45:45","UPDATETIME":"2025-08-01 17:45:45","GGBT":"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局 景宁畲族自治县财政局关于各学段学生资助相关规定的通知","LLCS":"3","GGNR":"
<\/p>","SFFB":"1","CJR":"admin","ID":"59801f879b2943f3bbf3e57300728e31","TP":[{"name":"教育局资助政策.png","url":"/zzzc/2025/8/1/269b83603db74457bf8e500a21ae83b3.png"}],"DWID":"77a7204c013e49e69b5324489f64ef06","UPDATEOPERATOR":"admin"},{"JJ":"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开展国家助学贷款工作,是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加速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完善政策,帮助我省境内家庭经济困难的青年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经省政府同意,现将人行杭州中心支行、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制定的《浙江省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管理规定》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浙江省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管理规定。","CJSJ":"2025-07-17 10:04:24","UPDATETIME":"2025-07-17 10:04:24","GGBT":"浙江省生源地贷款管理规定","LLCS":"1","GGNR":"
<\/p>\n
<\/span><\/p>\n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span><\/span>浙江<\/span><\/a>省助学贷款政策体系,帮助<\/span>浙江<\/span><\/a>省境内<\/span>经济<\/span><\/a>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根据《<\/span>中国人民银行助学贷款管理办法<\/span>》,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本规定。<\/span>
第二条 <\/span><\/span><\/span>浙江<\/span><\/a>省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以下简称生源地助学贷款)是运用信贷手段支持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在<\/span>浙江<\/span><\/a>省境内的<\/span>经济<\/span><\/a>困难学生就读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一种贷款方式。<\/span>
第三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原则上由学生父母或金融机构认可的个人按年申请,学生入学前户口所在地金融机构按年审批发放,当地财政部门每季按贷款实际发生数额贴息,贴息资金由学生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市、县级财政部门负责解决。<\/span>
第四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按就近原则由户口所在地农村信用社及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承办金融机构)负责办理。<\/span>
第五条 各承办金融机构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免征营业税。<\/span>
第六条 各承办金融机构按有关政策<\/span><\/span>法规<\/span><\/a>和信贷程序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所发生呆坏账,按实际发生额在所得税前按规定核销。
<\/span> 第二章 组织管理<\/span><\/strong>
第七条 为保证生源地助学贷款的顺利实施,由<\/span><\/span>浙江<\/span><\/a>省财政贴息助学贷款协调小组(以下简称省协调小组)和各地相应助学贷款协调小组(由同级人民银行、教育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组成)负责协调处理生源地助学贷款相关事务。<\/span>
第八条 省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责:负责制定生源地助学贷款管理规定,并协调教育、财政、承办金融机构和高校之间的有关事宜。<\/span>
第九条 各地协调小组的主要职责:根据本规定,结合实际制定各地的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具体实施细则;并负责协调教育部门、财政部门与承办金融机构之间的有关事宜。<\/span>
第十条 教育部门的主要职责:协助承办金融机构就生源地助学贷款事宜与省内、外高校联系;并协助做好有关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等。<\/span>
第十一条 财政部门的主要职责:在年度财政收支预算中安排贴息资金;及时按季拨付贴息资金,并将拨付情况告之承办金融机构的上级机构。<\/span>
第十二条 高校的主要职责:落实专门机构和人员统一管理本校助学贷款工作;负责向承办金融机构提供学校的账号、学生的变动情况(包括转校、升学、退学及出国等);协助承办金融机构办理学生借款资金的发放与使用。<\/span>
第十三条 承办金融机构的主要职责:负责按照国家信贷政策,制订生源地助学贷款的具体操作规程;具体审核借款人的申请材料,按贷款条件审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汇总所辖金融机构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金额并向当地财政部门申报贴息资金。<\/span>
<\/span> 第三章 贷款管理<\/span><\/strong>
第十四条 生源地助学贷款属商业性贷款,纳入金融机构正常的贷款管理。<\/span>
第十五条 贷款对象:被中国境内普通高等学校招收,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在<\/span><\/span><\/span>浙江<\/span><\/a>省境内的家庭<\/span>经济<\/span><\/a>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包括第二学士学位)的父母或金融机构认可的个人。<\/span>
第十六条 贷款用途:帮助入学前户口所在地在<\/span><\/span>浙江<\/span><\/a>省境内、被中国境内普通高等学校招收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及研究生(包括第二学士学位)顺利完成学业。<\/span>
第十七条 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的条件:<\/span>
(一)家庭<\/span><\/span>经济<\/span><\/a>确实困难;<\/span>
(二)借款人信用良好;<\/span>
(三)学生被中国境内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录取;<\/span>
(四)学生遵守国家<\/span><\/span>法律<\/span><\/a>、<\/span>法规<\/span><\/a>和学校规章制度,无<\/span>刑事<\/span><\/a>犯罪记录、学校严重警告以上处分记录及其他不良信用记录;<\/span>
(五)符合助学贷款规定的其他条件。<\/span>
第十八条 贷款方式:既可采用信用贷款方式,也可采用担保贷款方式。<\/span>
第十九条 贷款金额:年度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1学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其中学费贷款金额不超过学生就读高校专业学费的收取标准,生活费贷款金额不超过高校所在地的基本生活费用标准。<\/span>
第二十条 贷款期限:每笔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6年,如遇特殊困难可向承办金融机构申请展期,是否展期由承办金融机构确定。<\/span>
第二十一条 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执行。<\/span>
第二十二条 还款方式:按季结息,分期偿还。<\/span>
<\/span> 第四章 贷款程序<\/span><\/strong>
第二十三条 贷款申请: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应如实填写承办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申请表(书),并提供下列材料:<\/span>
(一)入学通知书或《学生证》;<\/span>
(二)高校缴费通知书;<\/span>
(三)就读高校账户名称和资金账号;<\/span>
(四)贷款申请人有效居民身份证复印件;<\/span>
(五)承办金融机构要求的其他证明。<\/span>
第二十四条 贷款审批:承办金融机构应安排专人负责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及时进行贷款审批,并及时将审批结果书面通知申请人。<\/span>
第二十五条 贷款办理:申请人接到通知后,应及时与承办金融机构办理签订贷款合同、填写借款借据等有关贷款手续。<\/span>
第二十六条 贷款发放:学费贷款按学年发放,生活费贷款按学期发放。为保证贷款专款专用,贷款资金由金融机构直接划入就读高校指定账户。其中生活费贷款资金,由学生到学校财务处凭学生证或入学通知书和贷款合同领取。如有特殊情况,由借款人申请,经承办金融机构同意,可直接领取生活费贷款的部分现金。<\/span>
第二十七条 贷款变更:借款人要求贷款展期、提前还款、变更还款方式等合同相关内容的,应及时与承办金融机构办妥相关手续。<\/span>
第二十八条 贷款终止: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承办金融机构有权决定终止贷款并提前收回贷款:<\/span>
(一)未按合同规定用途使用贷款;<\/span>
(二)中途退学、被开除、失踪或者死亡者;<\/span>
(三)出国(境)留学或定居者;<\/span>
(四)出现其他已不符合贷款申请条件情况。<\/span>
<\/span> 第五章 贴息管理<\/span><\/strong>
第二十九条 财政部门对借款人给予利息补贴。生源地助学贷款利息的50%由学生入学前户口所在地的财政部门负担,其余50%由借款人负担。<\/span>
第三十条 财政贴息期限随贷款期限,不超过6年;贷款期间发生的罚息或贷款展期发生的利息,财政部门不予补贴,由借款人承担。<\/span>
第三十一条 贴息资金的申报和拨付:<\/span>
承办金融机构每季填报《<\/span><\/span><\/span>浙江<\/span><\/a>省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贴息资金申报表》(见附件1),及时上报上级农村信用联社或商业银行县、市级支行。<\/span>
农村信用联社或商业银行县、市级支行按季汇总其下属各承办农村信用社或分支机构填报的附件1后,填报《<\/span><\/span>浙江<\/span><\/a>省生源地财政贴息助学贷款贴息资金汇总申报表》(见附件2),在季末前将附件2与下属分支机构填报的附件1报当地财政部门;同时将附件2在季末前报当地人民银行和协调小组备案。<\/span>
财政部门核对后,及时直接将贴息资金拨付有关承办金融机构,并将拨付情况告之农村信用联社或商业银行县、市级分行。<\/span>
第三十二条 各承办金融机构必须保证上报贴息资金数据的真实与准确。当地人民银行将对辖内承办金融机构上报贴息资金的准确性进行现场检查,对弄虚作假骗取贴息资金的金融机构,一经认定,财政部门可停止拨付该机构贴息资金。<\/span>
<\/span> 第六章 附则<\/span><\/strong>
第三十三条 建立借款人违约记录通报制度。借款人若蓄意逃废银行债务,使承办金融机构贷款形成风险的,承办金融机构可在有关媒体和相关信用信息系统上公布违约人姓名、身份证号码及违约行为,并通过<\/span><\/span>法律<\/span><\/a>途径进行追讨,以确保信贷资金安全。<\/span>
第三十四条 本规定由<\/span><\/span>浙江<\/span><\/a>省财政贴息助学贷款协调小组负责解释。<\/span>
<\/span><\/p>\n
<\/p>\n
<\/p>","SFFB":"2","CJR":"33252919750118411X","ID":"8f0b8932560a46a79ae4dc40e8ddde4c","TP":[{"name":"残联政策.png","url":"/zzzc/2025/7/17/7540248b42ff43548c42c4478d85e9bc.png"}],"DWID":"67ca2918d3a3454b99a97ee424d6fde8","UPDATEOPERATOR":"33252919750118411X"},{"JJ":"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体现社会和谐、教育公平,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根据浙教财【2020】15号、景政办【2007】41号、景政办【2012】24号、景教【2021】10号等文件精神,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结全我县实际,制定本管理办法。","CJSJ":"2025-07-17 10:02:50","UPDATETIME":"2025-07-17 10:02:50","GGBT":"景宁畲族自治县教育局困难大学新生资助管理办法","LLCS":null,"GGNR":"
<\/p>\n